一年讀經計畫上路
線上收聽聖經,您是否已經把聖經給看完了呢?
只要您每天上【阿村的家】收聽,必有大收穫,每天收聽
【每日聽聖經】每天只要花一點時間
就可以一年內聽完整個新舊約聖經
請到上方目錄中選擇【每日聽聖經】
線上收聽聖經,您是否已經把聖經給看完了呢?
只要您每天上【阿村的家】收聽,必有大收穫,每天收聽
【每日聽聖經】每天只要花一點時間
就可以一年內聽完整個新舊約聖經
請到上方目錄中選擇【每日聽聖經】
君尊祭司的事奉
作者: 阿村 日期: 2008-04-29 00:48
君尊祭司的事奉 呂允仁
彼得前書二5~9;四7~11
前言:
祭司是以色列人宗教制度中的一個職分,根據舊約,祭司要主持獻祭的禮儀,在聖殿裏執行勞務的工作,在祭壇上將祭物獻上,代表百姓來到神面前,作為神與百姓中間溝通的橋樑;在耶穌時代,這些獻祭的工作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舉行的;耶穌曾預言這個外在儀文的獻祭與敬拜制度將要終結(太廿四1~2),取而代之的是用心靈誠實的敬拜(約四21~24)。根據新約聖經,彼得指出所有信徒都是「君尊的祭司」,被建造成為「靈宮」,藉著耶穌基督獻上「靈祭」(彼前二5~9);因此使徒保羅認為聖徒們的職分,是將自己的一生獻上,作為極美的香氣,為神所收納,所喜悅的祭物(腓四18)。對於生活在廿一世紀的基督徒,面對彎曲悖謬的世代,當如何在基督裏成全君尊祭司的職分?
被建造成為靈宮
在彼前二4~5中,彼得說我們來到主前,就像是來到活石面前,我們自己也變得像活石一樣,被建造成為屬靈的宮殿;「活石」指的是一個有生命的基石,耶穌基督自己是那個房角石,我們則是立基於基督而成長的生命。每位基督徒在重生的就之後,都有一個更新的生命;提多書說基督救了我們,「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,乃是照他的憐憫,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。」(多三5)。歌羅西書指出當我們穿上了新人後,就會在「知識上漸漸更新,正如造他主的形像」(西三10);這都是說明正常基督徒的生命,不是停滯的,而是不間斷的,活得愈來愈像基督的過程。
每位信徒除了看自己是活石,信徒間彼此也必須聯結起來,成為一個群體;信徒們共同被建造成為的靈宮,是一棟屬靈的房子。彼得告訴初代的信徒,他們是在與基督的關係中,找到自己的身分與認同的群體;彼得的靈宮是指教會,教會取代以往的聖殿,而成為神的居所。這個教會從屬靈意義面來看,是指弟兄姐妹在聖靈裏彼此相交團契,聯合而成的聚集;從屬靈實際面來看,是指被基督所召聚,奉基督之名而有的地方性教會。
獻神悅納的靈祭
舊約的祭司是在聖所裡面服事,新約的聖徒則在屬靈的宮殿,也就是教會中服事;舊約的祭司依據律法條例獻祭,新約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,獻上神所悅納的靈祭。這個靈祭不是猶太人所獻上如牛羊的祭物,而是如詩篇說:「你本不喜愛祭物…神所要的祭,是憂傷痛悔的靈」(詩五十一16~17),這是說明人在神面前獻祭的態度;使徒保羅認為信徒要「將自己的身體獻上當作活祭」(羅十二1),這是一個將生命獻上的抉擇;腓四18指保羅接受「財務的餽送,是極美的香氣」;來十三16指當「以行善與捐獻為祭」獻給神,這是具體愛心的見證;另外希伯來書指出聖徒「當以頌讚為祭」(來十15);啟示錄則「以眾聖徒的祈禱為祭」,獻在寶座前,來描述天上敬拜的樣式;這些祭物都是人在神面前,因著基督十字架救恩的愛,而產生個別的回應。彼得在隨後的章節,描繪出當如何獻上靈祭,信徒們既被建造成為靈宮,既當作聖潔的祭司,自然所獻的靈祭,是與教會以及教會中的聖徒有關。
––「謹慎自守,儆醒禱告」的靈祭
(彼前四7)
萬物的結局近了,也就是基督再來的日子近了,我們必須謹慎自守、儆醒禱告。今天這個時代的特色,不是說人不好,就是認為自己不好。說人不好的時常拿一個放大鏡看別人,卻往往忽略自己就是所指責對象的樣子;認為自己不好的,則時常忘記基督的寶血已經洗清我們的眾罪污,更忽略聖靈有能力更新生命,過得勝的生活。這個時代的另一個特色,是黑白不分的現象,商人與政客盡其所能的將世俗價值神聖化,將社會道德準則依據個人見解來詮釋,基督徒們必須謹慎自守、儆醒禱告,才能依循上帝善良純全的旨意行事。其實「謹慎自守」與「儆醒禱告」是同一件事,沒有花費時間安靜在基督面前的禱告,沒有與聖徒們在主裏的團契相交,一個人很容易就從謹慎自守的態度中迷失。
––「彼此切實相愛」的靈祭
(彼前四8)
聖徒們相聚在一起,彼此切實相愛是最重要的。每一位聖徒都是個別蒙基督耶穌的愛所呼召出來的,這些人所形成的聚集,就應該要實踐「基督之愛」;而弟兄姐妹間彼此能夠切實相愛,是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所犧牲的大愛,給予我們最切實的榜樣。彼得說「愛能遮掩許多的罪」,指的是在共同生活的情境中,會有一些社會價值與觀點不同,會有家庭背景、性格習慣產生的差異,這個時候在愛中的包容,就是彼此相愛群體的見證。
––「互相款待不發怨言」的靈祭
在群體共同生活中最容易發生的現象,就是發怨言,人數少時彼此照應得了,人數增加就會有疏忽的地方。而相對於發怨言就是彼此款待,接待到自己家(心)中,使人們覺得受歡迎,滿足人們的需要,提供一個彼此相交與接納的地方,是對基督彼此相愛的命令,最具體的回應。我們很容易在頭腦中,接受彼此相愛與互相款待的教導,然而卻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,活出互相款待的見證。事實上弟兄姐妹愈是有機會在基督裏團契相交,愈是能從彼此的見證中互相激勵,也就愈能減少因疏忽產生的誤會,愈能容忍更多的分歧,愈能讓教會─基督的身體,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(弗四16)。
––「運用恩賜彼此服事」的靈祭
(彼前四10)
聖徒因著基督而聚集,就是要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,當我們蒙召被揀選,就被賜予某些恩賜,目的是造就教會全會眾(弗四1~16);恩賜的字根是恩典,是非物質性的,是神恩典的具體彰顯。恩賜是神賜給信徒救恩的一部分,用來服事神、服事人的某種才能或能力;在執行這個恩賜時,也是按照神所賜給的力量而行,執行的結果是讓耶穌基督得到榮耀。彼此服事是延續彼此切實相愛的教導,運用恩賜、做恩賜的好管家則是順服聖靈的見證;肯定每一個靈魂都是神所寶貴的,所以我們要努力傳福音;肯定每一位聖徒在神面前尊貴的價值,所以我們要努力彼此服事。
耶和華神要以色列人,歸祂作祭司的國度、為聖潔的國民(出十九5),彼得說我們是聖潔的國度、是君尊的祭司;聖潔的客觀意義是被神分別出來歸為聖的,聖潔的主觀意義是聽從神的話、遵守祂的教訓。作聖潔的祭司是神對我們的呼召,因著聖靈的潔淨,我們得成聖潔,故稱為聖徒;聖徒們具備祭司的身分,祭司們的職務是奉獻靈祭,是宣揚基督的美德,而祭司群體的見證就是聖潔。
彼得稱這個祭司的群體為君尊的祭司,君尊的祭司擁有直接來到神面前的特權,原本只有利未家族、亞倫的後裔,才能因世襲享有的權利,今天卻落入我們相信耶穌,得蒙救贖的信徒身上。原本我們為人子女,當基督的恩典臨到時,我們立即變成創造宇宙萬物主宰的兒女,成為神國度的成員。我們可以來到祂面前,獻上自己、愛人、服事、祈求,並蒙福成為其他未信者,認識基督的途徑;這是一項多麼榮耀的事奉,多麼尊貴的職分。Y
評論: 0 |
引用: 0 |
閱讀: 24084
專心跟從主,不要抱怨 (2009-07-02 22:09)
凡我所行的 都是為福音緣故(下) (2009-06-10 11:43)
凡我所行的 都是為福音緣故(上) (2009-06-10 11:41)
清明節掃墓: 基督徒可以發揮~更多的正面影響力! (2009-06-10 11:39)
難處當食物 (2009-06-10 11:38)
專一的信心 (2009-06-10 11:36)
頭腦的相信與心裏的相信 (2009-06-10 11:35)
這樣發怒合理嗎? (2009-05-21 16:47)
約伯記的大秘密---吳主光 (2009-02-05 16:21)